欢迎光临南昌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健康传播

专题栏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传播>>健康科普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真的吗?

时间:2018年04月03日 点击: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真的吗?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从小到大已经听了无数遍。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吃了反而不会影响健康呢?也有人说东西掉地上,立即捡起来,继续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立即捡起来的食物还能不能吃?

  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食物上沾到的细菌数量、细菌是否有致病菌以及自己的的抵抗力。 如果你吃了没生病,很可能是没碰到致病菌,也可能是你的免疫系统比较强大。

  细菌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到,看上去很干净的地板,仍然可能存在致病菌,而“立刻捡起来”也根本不能阻止食物被细菌污染。

  所以食物掉在地上之后,无论是3秒还是5秒,无论你捡起来的速度有多快,建议都不要吃了。特别对于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小孩、老年、患病人群),更不建议“以身试法”。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之前的确有实验表明,婴儿一岁之前暴露于生活当中某些过敏原环境中,比如动物皮屑、尘螨等,可以防止一些过敏情况的发生。

  这样的理论实验的确证明着“童年期暴露于微生物环境下的确有助于建立完整、平衡的免疫系统”。但是并没有依据证明洗手或者保证食物卫生会增加过敏以及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事实上,摄入被细菌、寄生虫、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或者食物很容易造成感染以及严重腹泻等病症的发生,甚至出现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如何做好清洁?

  一定要做到勤洗手:

  1、在处理食物之前、处理生肉或家禽后以及吃饭前需要洗手。

  2、处理不洁的设备和用具后以及上厕所后需洗手。

  3、处理耳鼻、口腔、头发或其他生理部位后需洗手,触摸垃圾、钱币等一些化学物品后需要洗手。

  因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样的理论过于片面,并不能以科学释之。对于“无病”,也就是“健康状态”而言,更多的是需要大家养成一个合理、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卫生防护,拒绝不干不净,要求“必须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