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
剥掉胶囊壳方便喂药
胶囊对于儿童来说不便于吞咽,于是好多家长就直接掰开胶囊倒出药粉冲水给孩子服用。
可有所不如,并不是所有的胶囊都适合掰开服用,比如肠溶胶囊,肠溶胶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或是为了避免胃液对药物的灭活,如果掰开胶囊直接喝下药粉,本应在肠道中释放的药物结果在胃里就提前释放了,不但容易刺激胃黏膜产生不良反应,也可能影响药效。
另外还有缓控释胶囊,如果掰开胶囊直接服用药粉,会造成药效过于强烈,造成毒副反应,所以,家长不要擅作主张地掰开胶囊。
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小,维生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水,因此需要每日供给,缺乏时症状发展迅速, 包括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P等,有些父母认为,维生素是营养剂,多多益善,于是长期大量给孩子服用。但维生素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神药,滥用不仅没有益处,甚至还会危害孩子身体。例如,维生素A过量可引起烦躁、头痛、呕吐、皮肤瘙痒、视物不清、肝脏肿大;维生素D过量会造成多脏器点状钙化和多尿;维生素E过量会导致出血倾向……所以家长应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不可盲目用药。
用果汁服药
有些药物较苦,所以家长会让孩子用果汁服药。可是果汁可能会影响药效,果汁中含有影响药物代谢的酶,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增加药物毒性,比如,橙汁会抑制部分抗过敏药、抗感染药发挥药效。家长在应尽可能地让孩子用温水服药,至于能否是用果汁参考药物说明书。
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
很多家长担心抗菌药物有副作用,一看孩子病情稍有改善就立即停药。抗菌药物使用有严格指证,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使用,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停用抗菌药物时机应遵从医嘱,因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病情反复,而且更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所以,尤其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更要听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