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冰冻来袭,这份健康安全提示请收好!
时间:2024年01月23日 点击:次
防范低温雨雪天气给健康
带来的不利影响。
尽可能少外出,尤其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擦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注意休息和营养,同时注意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
患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要做好保暖措施,下雪、化雪时天气寒冷,尽量减少外出时间; 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避免受凉,谨防受冷诱发新的疾病感染; 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戴帽子、围巾和手套,并注意随身携带好相关急救药物; 在温暖的室内出门前,要在门口站一会儿,不要马上出去,适应一下外面的环境以后,再往前走; 可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心脑血管病人发病后首先对病人做一个简单的处置,把病人摆好体位,让病人平躺,解开病人的上衣领扣子,使其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确需出门行走时要穿防滑鞋,尽量选择没有结冰的路面。 行走时建议重心放低,最好屈着腿,集中精力,不看手机。 行走时稍微外八字,腿不要分太开,和肩关节同宽。小步慢走,交替蹭行,不要急转弯或者突然停下来。 走路时,双手不要放在口袋里,双手在两侧来回摆动可以保持身体平衡。 骑车出行时,先给轮胎放点气,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开车出行时,先清理车上的积雪,检查车灯、刹车、方向盘、胎压等车况是否完好,换上雪地胎,最好备上防滑链和雪铲。开车时尽量顺着前车的车辙走,保持车距,低速慢性,远离大货车。拐弯时提前减速,不要在弯道内踩刹车,否则容易发生侧滑。雪天开车时即便是白天,也建议打开近光灯。如果天气恶劣,最好把前后雾灯都打开。车辆打滑时,稳踩刹车,稳住方向盘,千万不能急打方向,猛踩刹车。
要休息,防止损伤或水肿加重。 冰敷,有利于肿胀的消退。 加压包扎,最好用弹力绷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减少出血的发生。 平躺抬高患肢,抬高至比心脏水平高一些,有利于促进静脉血回流,加速肿胀消退。 如果病情有反复、加重,及时到医院就诊。
出行应注意穿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并注意携带伞具; 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 尽量多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 为防止冻伤,要经常观察皮肤,尤其是耳面部和手部等裸露部位,查看有无出现苍白、僵硬或失去知觉;并不时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 尽量停留在背风向阳的位置;不要穿过于紧身的衣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寒冷季节这种物体表面温度很低,热传导很快,手接触易于冻伤; 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护。
尽快脱离低温环境,脱掉湿冷衣服、鞋袜和手套,换上干燥衣服和鞋袜; 采取保温措施,补充食物能量; 发生冻伤应立即用温水迅速复温,若不具备复温条件,亦不应采用错误的复温方法,如拍打、冷水浸泡、雪搓或火烤等。